“王程屿对其教师们的印象及评价”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个人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丽娅
 
(未显示1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0行: 第10行:
 
王程屿曾经主动关心她身上的损伤问题,但现在看来其实更多地来说应当算是敬畏而非亲近。
 
王程屿曾经主动关心她身上的损伤问题,但现在看来其实更多地来说应当算是敬畏而非亲近。
 
2017级1班的纪律非常严格,上学甚至不允许携带饮料,我曾经将雪碧装在农夫山泉瓶子里用于躲过检查。
 
2017级1班的纪律非常严格,上学甚至不允许携带饮料,我曾经将雪碧装在农夫山泉瓶子里用于躲过检查。
总的来说给人一种“威权”的味道,经常打手板、罚下蹲、敲头之类的,据她自己的说法,基本上是“有轻重的”。<ref>但实际上曾把我头上敲出个包。</ref>
+
总的来说有股“威权”的味道,经常打手板、罚下蹲、敲头之类的,据她自己的说法,基本上是“有轻重的”。<ref>但实际上曾把我头上敲出个包。</ref>
 
她的部分表现让小时候的我对语文这个学科也留下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她的部分表现让小时候的我对语文这个学科也留下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她曾组织过一些学科活动,如课本剧等,相较之下我们还是组织得比较开心的,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锻炼的不是语文能力。<ref>你的观点应该不是“一切课内活动都要围绕学习内容来进行”吧。应该只是想让学习氛围轻松一些,学习压力稍低一些。</ref></font>
 
她曾组织过一些学科活动,如课本剧等,相较之下我们还是组织得比较开心的,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锻炼的不是语文能力。<ref>你的观点应该不是“一切课内活动都要围绕学习内容来进行”吧。应该只是想让学习氛围轻松一些,学习压力稍低一些。</ref></font>
第55行: 第55行:
 
仿佛给人一种很有原则的感觉,总是说“不能区别对待”,但实际上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到。
 
仿佛给人一种很有原则的感觉,总是说“不能区别对待”,但实际上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到。
 
搞过一些莫名其妙的惩罚方式,比如上课犯困就在旁边做三分钟的平板支撑。
 
搞过一些莫名其妙的惩罚方式,比如上课犯困就在旁边做三分钟的平板支撑。
说实在的,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惩罚方式啊,真的不会影响到听课质量吗。<ref>或许可以理解为即使听课质量差也不能不听吧。</ref>
+
说实在的,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惩罚方式啊,真的不会影响到听课质量吗。<ref>或许可以理解为即使听课质量差也不能不听吧。</ref></font>
  
 
=== 李丽娅 ===
 
=== 李丽娅 ===
 +
<font size = 3>王程屿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
 +
语文这个科目,从小我就学得头脑晕乎乎的。
 +
她总给我的作文批一些类似于“不知所云”的批语,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改。
 +
我的作文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思想深度,就算有,也是些相当琐碎的思想。喜欢故作深沉,实则言之无物。<ref>毕竟我直到大学才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史观和世界观,在那之前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大部分是基于自然科学的。</ref>
 +
要这么说,我也可以把我在文学方面的各种停滞归结于我自己的不思进取。
 +
但是,实际上感觉她也并没有对我们进行什么比较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我的语文学习也因此在初中阶段继续保持迷茫。
 +
她有一个行为上的特点,就是在直接作口头上的警告之前,会突然提高讲课的声音,起一个警示的作用。
 +
有时候这个行为会显得极具有戏剧性,特别是在她路过不认真的同学身边的时候,可能会边揪他的耳朵边让大家从她的声音中感受到她正在用力。
 +
说实在的,有时候真的好滑稽啊。而且大家还会用被教训的同学的痛苦来取乐。</font>
 +
 
= 注释 =
 
= 注释 =
 
<references/>
 
<references/>

2024年9月22日 (日) 16:00的最后版本

此条目列出曾负责教授王程屿所在班级的某门课程的教师,以及各种课外学习活动中的任课教师

目录

幼儿园时期

学前班时期

小学时期

钰鑫小学

雷安红

王程屿小学六年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教学风格可以称之为严厉,时不时地会开一下玩笑,但她课堂上的氛围很难称之为“轻松”。
总的来说学生对她基本上是“畏威而不怀德”。“正确”地行事只是因为不想受到惩罚。
王程屿曾经主动关心她身上的损伤问题,但现在看来其实更多地来说应当算是敬畏而非亲近。
2017级1班的纪律非常严格,上学甚至不允许携带饮料,我曾经将雪碧装在农夫山泉瓶子里用于躲过检查。
总的来说有股“威权”的味道,经常打手板、罚下蹲、敲头之类的,据她自己的说法,基本上是“有轻重的”。[1]
她的部分表现让小时候的我对语文这个学科也留下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她曾组织过一些学科活动,如课本剧等,相较之下我们还是组织得比较开心的,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锻炼的不是语文能力。[2]

刘小玲

王程屿三年级及以前的数学教师。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3]
对她的印象已经不是很深刻了,但总的来说应该是一位很温柔很耐心的老师。
基本上对她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而且三年级及以前的数学学习,我是没感受到过什么压力的。

田静

王程屿四年级及以后的数学教师。
怎么评价呢...可以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而且数学教材里的插画从四年级上册就开始变得特别难看了。
我当时因为书上的插画太难看还曾经把很多插画用笔划得烂烂的。
自她来到我们班之后,我对数学这个学科的印象就有点急转直下了。
一是她经常以抄书作为惩罚,而且极为苛刻。
我曾记得,因为班上只有三个人举手回答某个问题,她就让除了那三个人之外的全班罚抄三遍“比例”这一章的内容。
现在看来,这些抄书的惩罚不能说是一点意义没有,只能说是抄了跟没抄一样。
毕竟学生在抄书的时候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完成任务上了。
我还记得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冤案”。
那次,数学《同步辅导》上的某个填空题,我的答案是对的,但是她改错了,然后我没去找她改错[4],她就罚我抄十遍填空题所在的那一页。我感到特别委屈,但是又不敢找她免除这个惩罚。最后在同学的鼓励之下我还是去找了她,幸好最后是给免除了,要不然我那天都不知道要待到什么时候才能走。[5]
二是和家长联合起来管我。好像当时每天都要写什么总结然后让她签字,我妈当时也是莫名其妙的,就我当时那个成绩,有必要这么担心吗。。。
感觉好像很多基层教师都有这个毛病,官小官威大,拿着鸡毛当令箭,欺负未成年人人权不完整。

封渝

王程屿三年级及以后的英语教师兼副班主任。[6]
王程屿在小学期间最有好感的一位老师。看上去就是一位很有幽默感,善于让课堂氛围保持轻松愉快的老师。
王程屿本来就对外语有一定兴趣,加上封渝老师的循循善诱与耐心引导,对外语学习的兴趣更是节节攀升。
王程屿参加过她的课外兴趣班(校内,免费的),每次上课也是都特别开心愉快。
她经常带我们进行“万圣节”“复活节”以及“圣诞节”等节日的文化体验,总的来说让英语这门学科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是相当好的。
她在上课时搞的一些小活动应该是相当有意思的,虽然我已经记不得具体内容了。
有时候会附和班主任的“威权政策”。她的本性应该不是那样的。

黄超

王程屿小学六年的信息技术课教师。绰号“超哥”。
实际上大家对于信息技术课教的内容都不太在乎,最喜欢的还是自由使用电脑的时候。
总之我对超哥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有印象的都是那些打字游戏(金山打字通)、金山画图,以及和黎浩静谈论互联网上那些神奇的东西的时光。

初中时期

佳兆业中学

李亚庆

王程屿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
比起小学的班主任来说倒是没那么威权,但总给人一种小题大做的感觉。
仿佛给人一种很有原则的感觉,总是说“不能区别对待”,但实际上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到。
搞过一些莫名其妙的惩罚方式,比如上课犯困就在旁边做三分钟的平板支撑。
说实在的,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惩罚方式啊,真的不会影响到听课质量吗。[7]

李丽娅

王程屿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
语文这个科目,从小我就学得头脑晕乎乎的。
她总给我的作文批一些类似于“不知所云”的批语,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改。
我的作文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思想深度,就算有,也是些相当琐碎的思想。喜欢故作深沉,实则言之无物。[8]
要这么说,我也可以把我在文学方面的各种停滞归结于我自己的不思进取。
但是,实际上感觉她也并没有对我们进行什么比较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我的语文学习也因此在初中阶段继续保持迷茫。
她有一个行为上的特点,就是在直接作口头上的警告之前,会突然提高讲课的声音,起一个警示的作用。
有时候这个行为会显得极具有戏剧性,特别是在她路过不认真的同学身边的时候,可能会边揪他的耳朵边让大家从她的声音中感受到她正在用力。
说实在的,有时候真的好滑稽啊。而且大家还会用被教训的同学的痛苦来取乐。

注释

  1. 但实际上曾把我头上敲出个包。
  2. 你的观点应该不是“一切课内活动都要围绕学习内容来进行”吧。应该只是想让学习氛围轻松一些,学习压力稍低一些。
  3. 网上搜到的。。。
  4. 她当时规定,有错误要改了之后给她批阅,没改正会有惩罚。
  5. 说起这个,我们小学经常在放学后留人,我当时特别烦这个,因为经常有放学了走不掉的情况在。除了做清洁以外,要么就是因为上课时不守纪律之类的事情要把你留下来,要么就是没背完书、没抄完书之类的事情,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需要参与的比赛项目?我反正记得我是跟着谭皓丹他们在放学后跟着少女时代的《Oh!》跳过一段时间的舞的。反正放学就是经常不准时。而且整个小学期间都不知道换了多少套课间操了,时不时还会有什么领导来视察,真的烦得很,讨厌得要死。
  6. 注:PEP版本的英语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学校也是从三年级开始才教英语的。
  7. 或许可以理解为即使听课质量差也不能不听吧。
  8. 毕竟我直到大学才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史观和世界观,在那之前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大部分是基于自然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