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模块中Makefile的自我理解

来自个人维基
2015年5月6日 (三) 16:14Hovercool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对于一个简单的驱动模块,以下为Makefile的经典构成:

 //------------Makefile----------------------
 obj-m := hello.o
 KERNEL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PWD := $(shell pwd)
 modules: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 #注意前面必须为tab
 modules_install: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_install #注意前面必须为tab

下面逐一分析一下各个语句:

  • obj-m := hello.o
这句意为有一个模块需要从目标文件hello.o中构造,构造的模块名称为hello.ko.
  • KERNEL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这里是定义一个变量KERNELDIR,并且赋值为"/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这个值中要解释的只有一点,即$(shell uname -r):
大家可以尝试在terminal中输入 $:uname -r是什么结果,没错,这个命令会获取当前内核的版本号,如“2.6.38.2”。
然后我们再查看"/lib/modules"目录下有哪些文件:
$:ls /lib/modules/
结果为:
2.6.38.2  2.6.38-8-generic
所以"/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当前内核的源代码目录
  • PWD := $(shell pwd)
有了KERNELDIR的解释,相信这个也不多说了,就是获取当前目录了。总之在shell里,$(shell xxx)就是相当于在terminal中执行 xxx命令。
  •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
这就是编译模块了:首先改变目录到-C选项指定的位置(即内核源代码目录),其中保存有内核的顶层makefile;M=选项让该makefile在构造modules目标之前返回到模块源代码目录;然后,modueles目标指向obj-m变量中设定的模块;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将该变量设置成了hello.o。(---引自ldd3 P29)




ps


在ldd3 P29页,讲到Makefile时,有一个这样的示例:

//Makefile很简单
obj-m := hello.o


但编译模块时,则使用以下命令:

$:make -C ~/kernel-2.6 M='pwd' modules


其中"~/kernel-2.6"为内核源代码树目录,要视自己放置位置而更改,故对应本机环境的命令是:

$:make -C /usr/src/linux-source-2.6.38 M='pwd' modules


不过,在我现在的版本上这条命令会返回错误:

scripts/Makefile.build:44: /usr/src/linux-source-2.6.38/pwd/Makefil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要更换为下面的命令(我是从kbuild说明文档上得知的):

$:make -C /usr/src/linux-source-2.6.38 M=$PWD modules


最后效果和第一种方法完全一样!


现在,我们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可以知道,其实它们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源码目录不一样,分别为"/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和"/usr/src/linux-source-2.6.38/",但如果编译过内核就会知道,usr目录下那个源代码一般是我们自己下载后解压的,而lib目录下的则是在编译时自动copy过去的,两者的文件结构完全一样,故make效果完全一致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