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服装裁剪法
![]() |
这个页面是从同名书籍誊抄过来的。
以作学术等研究 |
![]() |
欸呀呀,真不巧
维基主子还在做 |
(进度53/141)
(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太长了,先抄个短的。我为分数悲哀。格式还是太繁了。)
[隐藏] 普及服装裁剪法(修订本) | |
---|---|
编著 | 北京市服装工业公司 |
出版社 | 轻工业出版社 |
目录[隐藏] |
内容介绍
本书以定寸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普通服装的裁剪知识,其巾包括低裁基本知识和男装、女装、童装等共51种服装式样的裁剪方法。可供初学服装裁剪者和专业服装制作者参考。
毛主席语录
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修订说明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主席的教导,为我们服装行业指出了前进的方向。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用缝纫机的广泛使用,广大工农兵群众学习服装裁剪的要求正在日益增长。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需要,我们在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兄弟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九六六年编写出版的《普及服装裁剪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在这次修订时,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裁剪方法,我们增加了主要服装品种各部位的裁剪计算方法表,裁剪图中主要部位的尺寸,以及裁剪注意事项等内容。我们还学习了兄弟地区的先进方法,将部分品种的袖笼、袖山和领口制成实线图样。一般初学者如果对这些部位的裁剪感到没有把握,可按实线图对照裁片复核纠正。
在计算方法上,初版本一般用胸围的1/6和领大的1/5加减某数来推算出上衣其它部位的尺寸为了便于初学者计算,修订本尽量改用十分制,如胸围的2/10、领大的2/10。等等。
尽管在修订时作了努力,但由于我们的水平不高,书中难免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我们竭诚希望广大读者和服装行业的同志提出批评和指正。
第一章量裁基本知识
一、量裁术语
服装测量和裁剪的部位很多,各部位都有它的术语名称,主要的有高、长、围、肥(大)、宽、裆、缝、线之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1。高和长 指的是人体高矮和衣服长短,在衣服上分别称为衣长、袖长、裤长,前后腰节高、肩高、中袖高、袋位高、袖笼翘高、袖口翘高、底摆翘高、后领口翘高等。
2。围 是指人体各部位横度--周的总称。在人体上分别称为颈围、胸围、腰围、臀围、腕围、膝围等。在衣服上分别称为领大(大和肥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上腰大、中腰大、下摆大、裤腰大、裤口大、袋口大、袖根肥、袖口肥等。
3。宽 是指各部位的宽度。在衣服上分别称为胸宽、背宽、总肩宽、小肩宽、搭门宽、袋盖宽、腰头宽等。
4。裆 主要是裤子上的名称。可分为上裆(立裆)、下裆、横裆、小裆(前裆)、大裆(后裆)等等。
5。缝 是各种衣服缝合处的名称。主要有肩缝、侧缝(摆缝)、裤子侧缝(中缝)、下裆缝、后裆缝、省缝、大小袖缝等等。
6。线 主要是指裁剪时所划的粉线。属于哪个部位的线条,就称哪个部位的“线”。例如,胸宽、背宽处的线条,分别称为胸宽线、背宽线。
除上述名称外,在裁剪中还有以下一些行业专用术语和名称:
1。袖笼门 是指上衣前后身缝合的袖窟窿,俗称袖笼窝。它构成袖根的横度、深度、高度和弯度。
2。袖深与袖山袖子上端至袖根这部份称袖深。袖子上端成弧形的部份称袖山。
3。搭门 是指前身开门处两片搭在一起的地方,有大襟、底襟(里襟)之分。大襟是指开扣眼的一片,底襟是指钉扣子的一片,合起来称搭门。
4。止口 是指前身搭门的大襟和底襟、领子、袋盖、裤子腰头等边缘缝合的地方。
5。撇门 也称撇止口或撇胸,是指领口处的搭门需要撇去的地方。
6。领嘴 是指领口往外放的宽度。‘
7。领口深 也称领窝深,是指开领口的深度。
8。领口宽 是指开领口的宽度。
9。后领口翘 (后领口高)是指后领口往上起弧形的高度。
10.下摆翘 也称底摆翘,是指衣服底边往上起弧形的部份。
11。裤子笼门 是指裤子前、后裆缝合起来的地方。
12。省 也称省缝、省道或省位,为了使衣服适合体型,在衣片上要缝进去的部份,称为省。有腰省、胸省、肩省、横省(腋下省)等。
13。褶﹑为了使衣服适合体型和美观,在衣服上要折进去的部份,称为褶。它与省缝不同的地方是一端缝死,一端散开,用熨斗烫倒。一般多用在裤子的前片和裙子的腰部。
14。过肩男装衬衣肩膀上加的横条称为过肩。
15。脖头(翻领)前领口下面往外折起来的部份称脖头。
16。开线袋口上的边。
二、测量注意事项
一件衣服是否合体,舒适大方,与测量尺寸的准确与否有很大关系。人有胖、瘦、高、矮之分,必须量体裁衣。所以,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被测量者站立正直,姿态自然。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得过松或过紧,并应成水平。3。围量裤腰时,最好放松腰带,以免尺寸过小,影响穿着。
4。冬季做夏季的衣服,夏季做冬季的衣服,在测量时必须适当缩小或放宽。
5。不同的体型有不同的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6。副量时,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7。测量时,还应考虑与服装有关的很多方面,如地区、季节、式样、年龄和爱好等特点。应多与被量者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
三、测量方法
1。衣长 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到大姆指第二节骨处。
2。胸围(上腰) 由腋下通过胸部和背部的最丰满处,围量一周,加放松度4.5至5寸。
3。胸宽(前宽) 在两腋窝往上1.5寸处,通过胸部最高点,从左到右平量,加放松度0.5寸。
4。背宽(后宽) 在后身两腋窝往上2寸的地方,从左到右平量,加放松度0.5寸。
5。总肩宽(大肩宽) 在肩膀的两端从左到右横量(皮尺在后背中央要往上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
6。袖长 由左肩骨的边缘往下直量,至手的虎口。
7。袖口 围量手腕一周。
8。领大(领长) 围绕脖颈量一周(不要拉紧),加放松度0.5寸。
9。裤长 由胯骨往上1.5寸处往下直量,至地面以上1 寸。
10。腰围 由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放松皮带量),加放松度0.6至0.8寸。
11。臀围 在臀部最突出点围量一周,加放松度4至5寸。
12。上裆(立裆) 由胯骨往上1.5寸处起,往下量到大腿根(裆的平行处)。
13。膝围(膝盖肥) 通过膝盖中心围量一周,加放松度0.6至0.8寸。
14。腿围(腿肚肥) 在小腿肚肌肉最丰满处围量一周,加放松度0.6至0.8寸。
15。裤口 围量踝骨一周。
四、测量部位示意图
五、适放松度表
类别 | 品种 | 长度标志 | 围度适放松度 | 类别 | 品种 | 长度标志 | 围度适放松度 | ||
衣长 | 袖长 | 上衣胸围 | 衣长 | 袖长 | 上衣胸围 | ||||
裤长 | 裤子臀围 | 裤长 | 裤子臀围 | ||||||
男装 | 单制服 | 拇指第二节骨 | 齐虎口 | 4.5~5寸 | 女装 | 长裤 | 胯骨上1.5寸 | 离地1寸 | 4~5寸 |
长裤 | 胯骨上1.5寸 | 离地1寸 | 4~5寸 | 长袖衬衣 | 虎口上1寸 | 紧袖口虎口上1寸 中袖口虎口上2寸 |
3~4寸 | ||
短裤 | 胯骨上1.5寸 | 膝上3.5~4寸 | 4~5寸 | 短袖衬衣 | 虎口上1寸 | 长袖尺寸的1/3 | 3~4寸 | ||
棉麻裤 | 胯骨上2寸 | 离地1寸 | 6.5~7寸 | 春秋上衣 | 齐虎口 | 虎口上0.5寸 | 4.5~5寸 | ||
皮棉背心 | 腰节下4寸 | — | 3.5~4寸 | 中式领外衣 | 齐虎口 | 虎口上0.5寸 | 4.5~5寸 | ||
春秋两用衫 | 齐虎口 | 虎口上0.5寸 | 军便服 | 齐虎口 | 虎口上0.5寸 | 4.5~5寸 | |||
拉链衫 | 虎口上1寸 | 虎口上0.5寸 | 5寸左右 | 棉短外衣 | 齐拇指尖 | 拇指第二节骨 | 7寸左右 | ||
长袖衬衣 | 齐虎口 | 虎口上0.5寸 | 6~7寸 | 中式棉袄 | 齐虎口 | 虎口上0.5寸 | 5~6寸 | ||
短袖衬衣 | 齐虎口 | 长袖的1/2—2.5寸 | 6~7 | 风雪中大衣 | 膝上2~3寸 | 拇指第二节骨 | 9~10寸 | ||
长大衣 | 膝下4寸 | 齐拇指尖 | 9~10寸 | 风雪长大衣 | 膝下2寸 | 拇指第二节骨 | 9~10寸 | ||
风雪长大衣 | 膝下2寸 | 齐拇指尖 | 10寸左右 | 棉背心 | 腰节下4寸 | — | 3.5~4寸 | ||
中式棉袄 | 拇指第二节骨 | 齐虎口 | 6寸左右 | 短大衣(夹) | 虎口下1寸 | 齐虎口 | 6.5寸左右 | ||
长大衣(夹) | 膝下3~3.5寸 | 齐虎口 | 6.5~7寸 |
六、制图线条符号说明
本书用不同的线条和符号来制图,以表示划裁的层次、步骤、用处和目的。因此,初学者不但要熟悉、掌握各部位的裁剪尺寸和制图方法,同时还要掌握和理解各部位的名称和线条。在全面掌握了裁剪技术之后,实际操作时并不需要多种线条和符号,只按计算方法划出轮廓线来即可裁剪。现将本书中应用的几种主要线条、符号介绍如下:
七、制图线条名称
八、裁剪注意事项
1。一般棉布及人造纤维织物,应先下水预缩后再裁剪;未经下水预缩的衣料,裁剪时须适当放大尺寸。
2.一般的布料都有正反面的区别,裁剪时划粉要划在衣料的反面,划粉最好用浅色。
3。有的衣料如灯芯绒、呢料的绒面具有一顺倒的特征,裁剪时必须按上下的方向颛排一致,不能颠倒划裁,以免出现光色深浅不同的毛病。有图案的布料,要注意图案的一致。有倒顺格的布料,要对好格子裁剪。
4。裁剪时,要先裁主件,后裁副件(按顒序先裁前片、后片,后裁大袖、小袖和领子),最后裁零件。但在划裁时,必须照顾到零件,以免布料不够。
5。裁剪时,要注意衣料的经纬纱的方向,划粉线一定要保持横平竖直。
6、本书裁剪实例所划的轮廓线,都是净尺寸,在裁剪时,必须另放适当的缝份。由于各种服装的继制方法不同,放缝份的宽窄也不一样。一般布料衣服如中山服,前身的肩篷、摆缝,小袖的后缝,放缝份0.3寸;后身的肩缝、摆缝和大袖的后缝,放缝份0.15寸;衣片底边、袖口贴边放绝份0).8寸至1寸。其他部位的缝份可留0.2寸至0.25寸。布料裤子般要在后裆缝多留些缝份,以备放大。裤口贴边放缝份1.2寸至1.5寸,其他部位放0.3寸也就够了。对一些不易磨损的如毛呢、混纺等料子,在裁剪裤子后片的后缝、下裆缝、中缝,女上:衣的摆缝、袖缝等处时,适当多留些放头,以备放肥与翻新。
7。拼接:裁剪时,如衣料不足,使某些衣片不够尺寸时,可以拼接,一般都拼接在隐蔽部位,如裤子的大裆、后翘、腰头面,上衣的神叉、领里、袋盖里和袋布等处。
8。裁剪合成纤维、混纺衣料的领子、贴边、袋口等处所用的衬布、口袋布和配用的英他辅料,应尽悬用与衣料相同的布料,如果用其他布料,应先下水预缩。
9。本书男装、童装各种的前后肩高,?法都与中山装相同。
第二章 男装
一、中山服
衣长 | 22寸 | 前腰节 | 12.5寸 |
胸围 | 33寸 | 后腰节 | 12.8寸 |
胸宽 | 12.2寸 | 袖长 | 18.5寸 |
背宽 | 12.4寸 | 袖口 | 10.4寸 |
总肩宽 | 14寸 | 领大 | 12.5寸 |
前 身
①衣长 22寸。先在下边放0.8寸贴边份,划下平线,再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0.9寸= 7.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前腰节衣 长的1/2+1.5寸= 12.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腰节线。
④搭门线先在布边留出0.2~0.3寸缝份,为里襟止口线,由里襟止口线往后0.9寸划搭门直线。
⑤前领口深﹐领大的2/10+0.1寸=2.6寸。由上平线往下划领深线。由搭门直线往后撇进0.4寸划撇门线。
⑥前领口宽﹐领大的2/10=2.5寸。由撇门往后划领宽线。由领口至撇门划斜辅助线,在1/2处划直角线,分为三等分,再由领口往下,通过其1/3至撇门,划前领口弧线。
⑦胸宽胸围的2/10-0.5寸=6.1寸。由搭门往后划胸宽直线。
⑧前胸围﹐胸围的3/10+0.6寸= 10.5寸(包括腰省0.5寸)。由搭门往后划侧缝直线。
⑨袖笼弯翘由胸围线往上1.2寸定位。按侧缝直线由袖笼弯翘往前撇进0.1寸,再往下至底边划侧缝实线。腰节处往前搬进0.2寸,下摆宽往后1寸。
⑩前肩高半胸围的1/10+0.1寸= 1.7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⑾前肩宽1.1寸。按前肩高由胸宽直线往后划。由肩宽至领口划斜线为小肩宽。袖弯定点1.5寸。由胸宽直线与胸围线交叉处往上定寸。
⑿领嘴宽0.6寸。由撇门线往前划大襟止口线。
⒀下摆翘由下平线往上0.5寸。
后 身
①衣长 22寸。先在下边放0.8寸贴边份,划下平线,再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量2/10+1.2寸=7.8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后腰节 衣长的1/2+1.8寸= 12.8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④背宽 胸围的2/10-0.4寸=6.2寸。由后背连折线往前划背宽直线。
⑤后领口宽 领大的2/10-0.1寸=2.4寸。
⑥后领口翘高 后领宽的1/4=0.6寸。在后领宽处,由上平线往上划。由后领口宽的2/10至后领口翘划后领口弧线。
⑦后肩宽 胸围的2/10+0.4寸= 7寸(即总肩宽的半数)。由背连折线往前划。
⑧后肩高 半胸围的1/20+0.2寸= 1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⑨袖笼弯翘 由胸围线按背宽直线往上1.2寸。由袖笼弯翘往前0.4寸划侧缝实线(腰节处往后0.6寸,下摆翘由下平线往上0.2寸)。
⑩袖笼弯 由胸围线往上2.7寸设定点,由后肩宽通过定点至袖笼弯翘划弧线。
①大袋高﹐由底摆往上7寸(衣长的1/3一0.3寸)。袋口中心点,由胸宽直线,往前0.5寸。袋口大,一般分5寸、5.2寸、5.4寸三种,可根据前身尺寸适当选用。袋长,距离底边1寸至1.2寸。袋底宽,比袋口大0.8寸至0.9寸。
②扣眼位﹑第一扣眼,由领深线往下0.6寸。第五扣眼与大袋口对齐。其余三眼均分。
③小袋高﹐对齐第二扣眼位,后部略高0.2寸。袋口中心点,由半胸宽的1/2往后0.4寸。袋口大,-一般分3.2寸,3.3寸,3.4寸三种。袋长4.2寸左右。袋底宽,比袋口大0.7寸。
④前胸省下边从大袋口往后0.7寸,上边对齐小袋盖尖。划枣核省。腰部省宽0.4寸。
⑤腰省下边由大袋口往前0.7寸,上边由袖笼门宽的1/2往前0.3寸。省宽:上部0.3寸,腰部0.5寸,两边均分。省尖由大袋口往下0.6寸。
大袖
①袖长 18.5寸。先留下1.1~1.2寸的偏袖。在下边放0.8寸的折边份,由下平线按袖长尺寸划上平线和前袖直线(以下简称前直线)。
②袖深线 胸围的1/10+1寸= 4.3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袖弯高 1.2寸。由袖深线与前直线交叉处往上定寸。
④袖肘线 在袖鸾定点至下平线之间的1/2处划袖肘线。
⑤袖山高 半胸围的1/10= 1.6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袖根肥 胸围的端2/10+0.3寸=6.9寸。由前直线往后划,再由上至下划袖肥直线。
⑦袖口肥 5.2寸(袖口尺寸的半数).由前直线往后划。袖口翘按下平线上、下各0.3寸。
⑧前偏袖宽 由前直线往前划1.1寸。
⑨袖中线 在袖肥的1/2处。由上平线往下划至袖深线。把上平线分为四等份,按图划前坡弧线与后坡弧线。
⑩后袖缝 由袖深线与袖肘线的1/2处,至袖口划弧线。中肘肥距离后直线0.2寸。
小袖
⑾前袖缝 由大袖的前直线往后1.1 寸。
⑿后偏袖由大袖的袖山高往前0.8寸;再往下至中肘的1/2处划弧线。中肘以下与大袖同。
二、军便服、青年服、学生服
军便服、青年服和学生服的裁法与中山服相同。只是口袋和领子不同。中山服是四个贴袋。军便服是四个挖袋。青年服和学生服是三个挖袋。中山服、军便服、青年服都是翻领,学生服是立领(裁时,减去翻领就是立领)。现将其不同的裁法,分别介绍于下:
①大袋高︰与下面第五扣眼对(按前衣长的1/3一0.5寸)。袋口中心点,由胸宽直线往前0.6寸。袋口大,一般分4.6寸、4.8寸、5寸三种。
②小袋高对齐第二扣眼,小袋口中心点由半胸宽的1/2往后0.4寸。小袋盖尖对准胸省的尖。袋口大,一般分3.1寸、3.2寸、3.3寸三种。
大袋与军便服裁法相同。小袋是板条式,见图,板条宽,0.7寸。袋口大,一般分3.2寸、3.3寸、3.4寸三种。小袋位置,前下口与胸围线对齐。后下口与胸围线以上0.5寸处对齐。
三、长裤
(一)成品尺寸
裤长 | 31.2寸 | 上裆 | 9.2寸 |
腰围 | 23.4寸 | 裤口 | 14寸 |
臀围 | 32.4寸 |
前片
①裤长30寸(减去1.2寸腰头宽),裤口贴边另加。由下平线按裤长尺寸划上平线。在布边留0.4寸红份,划例社且线。
②上裆半臀围的1/3+ 2.6寸=8寸(腰头除外)。由上平线往下划横裆线。
③臀围高由横裆线往上2.4寸划臀围线。
④中裆高在臀围线至下平线之间的1/2处划中裆高线。
⑤前臀围半臀围的1/2-0.4寸= 7.7寸。田臂出简住门前裆直线。
⑥小裆宽半臀围的1/12 = 1.35寸。由前裆直线往后划。
⑦前裆缝按前裆直线在上平线处往前搬进0.15寸为前裆缝线。
⑧小裆弯由臀围线至小裆宽,通过斜线的‘/。处划孤线。
⑨前中线﹐由侧缝直线撇进0.2寸设定点,由定点至小裆宽为前横裆宽。在前横裆宽的/a处得出前中线(即前片烫迹线)。
⑩前腰围半腰围的1/a-0.4寸=5.45寸,外加两个活褶1.6寸=7.05寸。
⑾前裤口﹐半裤口尺寸-0.5寸=6.5寸。由前中线两边均分。由下平线往上凹进0.2 寸为裤口翘。
⑿外侧缝﹑由臀围线至裤口划斜线。在中裆处划进0.3寸,为中裆宽定点。由腰侧缝往下,通过前横裆宽定点和中裆宽定点划曲线,为外侧缝实线。
⒀里侧缝﹐由小裆宽往下划,就是里侧缝实线。中裆、裤口与外侧缝划法同。
⒁大褶由前中线往后0.9寸(与前中线平行划直线)。
⒂小褶由前中线至侧缝的1/z处为中心点。褶宽0.7寸,褶长5寸(划锥形活褶)。
⒃侧袋﹐由上平线往上0.1寸为侧缝翘,往下0.9寸为袋口位置。袋口大一般为4.6寸至4.8寸。
后片
①裤长②上裆―③臀围④中裆都与前片同。
⑤大裆宽﹐半臀围的1/4= 4.05寸。按大裆宽尺寸往上划后裆直线。
⑥大裆深按横裆平线往下0.4寸。
⑦后臀围﹐半臀围的1/2+0.4寸=8.5寸。由后裆直线与臀围线交叉处往前划。
⑧后中线―半臀围的2/10-0.5寸= 6寸。由侧缝往后划直线(即后片烫迹线)。
⑨后裆缝﹐定寸1.2寸。按上平线由后中线往后划,再往上0.9寸为后翘高。由后翘高至后裆直线与臀围线的交叉处划斜线为后裆缝。
⑩后腰围半腰围的1/2+0.4寸=6.25寸,再加1.2寸省份=7.45寸。由后裆缝划至侧缝。
⑾后裤口半裤口尺寸+0.5寸=7.5寸。由后中线两边均分。按下平线往下0.2寸,为后裤口翘。
⑿外侧缝(中缝)先由臀围宽至裤口划斜辅助线(在中裆线处划进0.4寸),再由腰侧缝至裤口划曲线,为外侧缝实线。
⒀里侧缝(下裆缝)由大裆宽至中裆宽划斜辅助线(在1/2处划进0.4寸),再由大裆宽至裤口划曲线,为里侧缝实线。
⒁后裆弯由臀围线往下,通过大裆宽上线的1/3和下线的2/3处划弧线。
⒂后袋高由后腰上端往下斜划2.3寸,为袋高位置。
⒃袋口大一般为4.2寸。袋口距离侧缝一般为1.2寸。
⒄后省位﹐由袋口两头往里0.6寸,定出两个省尖的位置,再由袋口线往上划至后腰线,定省道的中心点。省宽各0.6寸。
幅宽 2尺1寸3分 用料 6尺8寸5分
四、短裤
裤长 | 14寸 | 上裆 | 9寸 |
腰围 | 23.4寸 | 裤口 | 18寸 |
臀围 | 32.4寸 |
前片
①裤长12.8寸(减去腰头1.2寸)。由下平线按裤长尺寸划上平线。另加裤口贴边。
②上裆﹐半臀围的1/3+2.4=7.8寸〈不算腰头)。
③臀围高、前臀围、小裆宽、前裆直线、小裆弯、前中线和前腰围的裁法与长裤同。
④前裤口﹐半裤口尺寸减去1.2寸=7.8寸。由前中线两边均分。由下平线往上凹进0.2寸是裤口翘。
⑤外侧缝由臀围线至裤口划曲线,里侧缝,由小裆宽至裤口划曲线。
⑥大褶、小褶、侧袋的裁法与长裤同。
后片
①裤长、上裆,臀围与前片同。大裆宽、后裆缝、后腰围、后臀围、后中线的裁法与长裤同。
②大裆深﹐按横裆平线往下0.8寸,为大裆深,把它分为四等份,由臀围线往下通过1/4到3/4处划弧线为大裆鸾。
③后裤口﹑裤口尺寸的半数+1.2寸= 10.2寸。由后中线两边均分。
由后中线与下平线交叉处划斜线为后裤口翘。
由里侧裤口处往下0.6寸至大裆宽划曲线为里侧缝。
④外侧缝由腰侧缝上部至裤口划曲线。
零料与长裤裁法同。
五、乒乓球裤
裤长 | 10寸 | 上裆 | 7.8寸 |
腰围 | 21寸 | 裤口 | 17.6寸 |
臀围 | 30.4寸 |
前片
①裤长 10寸,是连腰尺寸(腰头宽1.2寸,加上腰头里1.2寸)。裤口贴边另加。
②上裆 7.8寸。由上平线按上裆尺寸往下划横裆线。
③臀围高 定寸2.4寸。由横裆线往上划臀围线。
④前臀围 半臀围的1/2-0.4寸=7.2寸。由侧缝往后划前裆直线。
⑤小裆宽 半臀围的1/12=1.3寸。由前裆直线往后划。
⑥前中线 由侧缝直线撇进0.3寸设定点。由定点至小裆宽为横裆宽,再由横裆宽的1/2处得出前中线(即前片烫迹线)。
⑦前裆缝 由前裆直线,按上平线往前撇进0.3寸划到臀围线。
由上平线往下1.2寸,再往前凹进3.1寸(半腰围的1/4+0.5寸),把布料双层剪去,在剪去处缝上过腰(腰头搭过去的部分)。
⑧小裆弯 由臀围线至小裆宽,通过斜线的1/3。处划弧线。
⑨前腰围 由前裆弧线划至侧缝直线,是前腰围的松度(成品用松紧带)。
⑩前裤口 半裤口尺寸-1.2寸=7.6寸。由前中线两边均分。裤口翘由下平线往上凹进0.2寸。
⑾里、外 侧缝由侧缝至裤口两侧划曲线。
后片
①裤长;②上裆;③臀围高都与前片同。
④大裆宽半臀围的1/4= 3.8寸。按大裆宽尺寸划后裆直线。
⑤大裆深由大裆宽处按横裆平线往下0.8寸。
⑥后臀围﹑半臀围的1/2+0.4寸=8寸。由后裆直线与臀围线交叉处往前设侧缝定点。
⑦后中线臀围的2/10-0.3寸=5.8寸。由侧缝定点往后划(即后片烫迹线)。
⑧后裆缝按上平线由后中线往后0.5寸,再往上0.9寸为后翘高。由后翘高至后裆直线与臀围线交叉处划斜线为后裆缝。
⑨后腰围半腰围的1/2+1.8寸=7.05寸。由后裆缝往前3寸为缉线印。连腰宽度与前片同。
⑩后裤口﹑半裤口尺寸+1.2寸= 10寸。由后中线两边均分。由里侧裤口往下0.6寸,与大裆宽划弧线,为里侧缝。由后中线与下平线交叉处往上0.2寸为裤口翘。
⑾外侧缝由侧缝上部通过侧缝定点至裤口划曲线。
口袋、过腰裁法见图。
六、游泳裤
腰围 | 22.4寸 | 后裆长 | 10.5寸 |
侧缝长 | 3.74寸 | 底裆宽 | 3.2寸 |
前裆长 | 9寸 | 臀围 | 25.6寸 |
前片
①前裆长 9寸。由上平线到下平线,划连折线。
②臀围高 腰围的1/10+ 1.5寸=3.74寸(即侧缝长)。
③前腰围 腰围的1/4=5.6寸。由连折线往后划。
④臀围大 臀围的1/4=6.4寸。由连折线往后划。
⑤底裆宽 底裆宽尺寸的1/2=1.6寸。由底裆至臀围宽划斜线,再由斜线的1/2处往前1.3寸划前片弧线(即裤口).
后片
①后裆长 10.5寸。按前片下平线往下1.5寸,划下平线。
②臀围高;③后腰围;④臀围大和侧缝长都与前片同。
⑤底裆宽1.6寸。
由底裆宽至臀围宽划斜线,再由斜线的1/:处至前裤弯分为三等份,在1/2处划后片弧线。
七、棉马裤
裤长 | 31.2寸 | 膝围 | 14寸 |
腰围 | 25.6寸 | 腿肚 | 13寸 |
臀围 | 34,4寸 | 裤口 | 7.8寸 |
上裆 | 9.9寸 | 开叉长 | 8寸 |
膝长 | 11.5寸 |
前片
①裤长 30 寸。由下平线按裤长尺寸(减去腰头1.2寸)划上平线,另加缝份。
②上裆 半臀围的1/3+ 3 寸= 8.7寸(腰头除外)。由上平线往下划横裆线。
③臀围高 2.5寸。由横裆线往上2.5寸划臀围线。
④膝高线 11.5寸。在臀围线至下平线的1/2处往下0.5寸划膝高线。
⑤腿肚高 5.75寸。由下平线至膝高的1/2处划腿肚线。
⑥前臀围 半臀围的1/2-0.4 寸于= 8.2 寸。由侧缝往后划臀围线。
⑦小裆宽 半臀围的1/12= 1.4寸。
⑧前裆弧线(小腹线)由上平线微进0.6寸,划弧线至臀围线。
⑨小裆弯 由臀围线至小裆宽,通过斜线的1/3处划弧线。
⑩前中线 由侧缝直线至小裆宽的1/2处划直线(即前片烫迹线)。
⑾前腰围 半腰围的1/2-0.4寸=6 寸。由前裆弧线划至侧缝。
⑿前膝宽 膝围尺寸的1/2一1寸=6 寸。由前中线两边均分。
⒀前腿肚宽 腿肚尺寸的1/2一 1寸=5.5寸。由前中线两边均分。
⒁前裤口 裤口尺寸的1/2一0.5寸= 3.4寸。由前中线两边均分。
⒂外侧缝 由上平线通过臀围线至横裆线。在横裆线处往后0.5寸,作为前裤囊的定点,再由前裤囊定点通过膝宽、腿肚宽、裤口划曲线,即为外侧缝实线。
⒃里侧缝 由小裆宽往下,通过膝宽、腿肚宽、裤口划曲线。
⒄前后侧 缝裤脚开口长8寸,宽1寸〈里襟及贴边)。
⒅袋口高 由上平线往下定寸,上口2.4寸,下口4.2寸。袋口大一般为4.6寸。
后片
①裤长;②上裆;③臀围高:④膝高:⑤腿肚高都与前片同。
⑥大裆宽 半臀围的1/4+0.3寸=4.6寸。按大裆宽尺寸划后裆直线。
⑦大裆深﹐按横裆线往下0.4寸。由后臀围通过大裆宽的1/3至2/3划出大裆鸾。
⑧后臀围﹐半臀围的1/2+0.4寸= 9寸。由后裆直线与臀围交叉处往前划直线。由侧缝按横裆线往后0.6寸为后囊宽。
⑨后中线臀围的2/10~0.5寸=6.4寸。由侧缝往后划(即后片烫迹线)。
⑩后裆缝按上平线由后中线往后0.3寸,再往上1.5寸为后翘高。由后翘高至后裆直线与臀围线的交叉点划斜线,为后裆缝。
⑾后腰围芈腰围的1/2+0.4寸=6.8寸,再加0.7寸省缝份=7.5寸。由后裆缝划至侧缝。
⑿后膝宽膝围的1/2+ 1寸= 8寸。由后中线两边均分。
⒀腿肚宽腿肚围的1/2+ 1寸=7.5寸。由后中线两边均分。
⒁后裤口︰裤口尺寸的1/2+0.5寸=5.4寸。包括省道1寸。由后中线两边均分。
⒂外侧缝﹑由膝宽至后囊宽划辅助线,由辅助线的1/3处往前0.5寸划弧线;再由后腰侧缝,通过后囊宽、膝宽、腿肚宽、裤口划曲线,即为外侧缝。
⒃里侧缝﹐由膝宽至大裆宽划斜辅助线,在辅助线的1/2处往后0.4寸划曲线;再通过腿肚、裤口划曲线,就是里侧缝。
⒄裤口省省宽1寸,由后中线两边均分。省长到腿肚线止。
⒅腿窝省在后中线与膝高线交叉处划横斜省。省宽0.8寸。省尖按膝高线上下各0.5寸。
(19)后腰省按后片腰围的1/2往前0.3寸为省的中心点。省宽0.7寸,由中心点两边均分。省长2.5寸。
(三)棉马裤排料图
幅宽 | 2尺3寸5分 | 料长 | 6尺5寸 |
八、春秋两用衫
衣长 | 21寸 | 总肩宽 | 13.6寸 |
胸围 | 32寸 | 袖长 | 18寸 |
脚宽 | 12寸 | 袖口 | 9.6寸 |
背宽 | 12寸 | 领大 | 12.3寸 |
前身
①衣长21寸。下边留0.8寸贴边份,划出下平线,再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胸围的2/10+0.9寸=7.3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腰节线衣长的1/2+ 2寸= 12.5 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④搭门线先在布边留出缝份,划出止口线,再由止口线往后0.7寸,划搭门直线。
⑤前领口深领大的2/10+ 0.15寸=2.6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撇门由搭门直线往后撇进0.3寸。
⑦前领口宽领大的2/10= 2.46寸。由撇门往后划。由领口深的1/2处至撇门划斜线,再划前领口弧线。
⑧胸宽胸围的2/10-0.4寸= 6 寸。由搭门线往后划胸宽直线。
⑨前肩高半胸围的1/10+0.1寸= 1.7寸。由上平线
往下划。由胸宽直线往后0.9寸为肩宽。由肩宽至领口划斜线,为小肩宽。
⑩前胸围胸围的14/+0.5寸=8.5寸。由搭门往后划侧缝直线。
⑾前侧缝﹑由侧缝直线往后0.6寸,为下摆宽。由下平线往上0.4寸为下摆翘。由侧缝直线的腰节处至下摆宽划斜线,为前侧缝。
⑿袖笼弯由胸围线往上1.5寸设定点,再由肩宽通过定点至侧缝划弧线,为前袖笼弯。
⒀扣眼位置由止口按胸围线往上1.2寸为第一扣眼位,由下平线往上5.8寸,为第四扣眼位,其余两眼均分。
⒁袋口位置﹑大袋高与最下面的扣眼对齐。由胸宽直线往前0.6寸,为大袋口中心点。袋口4.8寸。小袋高与最上面的扣眼对齐。由胸宽1/2处往后0.4寸,为小袋口中心点。小袋口3.3寸。后袋口往上翘0.2寸。
后身
①衣长上平线按前身上平线往上0.3寸。由上平线按衣长尺寸划下平线(留0.8寸折边份)。
②胸围线;③腰节线都与前身同。
④后领口宽 领大的2/10~0.1寸=2.36寸。领口翘高0.6寸,划弧线为后领口。
⑤背宽 胸围的端2/10-0.4寸=6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背宽直线。
⑥后肩 商半胸围的1/20+0.1寸=0.9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⑦后肩宽 总肩宽尺寸的1/2 =6.8寸。按后启高由背连折线往前划,为肩宽。由肩宽至后领口翘划斜线,为小肩宽。
⑧后胸围 胸围的1/4-0.5寸=7.5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侧缝直线。
⑨后侧缝 由侧缝腰节往后0.2寸为中腰,通过中腰划斜线,为侧缝实线。由下平线往上0.1寸为下摆翘。
⑩后袖笼弯 由胸围线往上2.5寸设定点,再由肩宽通过定点至侧缝划弧线,为后袖笼弯。
大袖
①袖长﹐18寸。先留下1.1至1.2寸的偏袖。袖口放0.8寸折边份。由下平线往上按袖长尺寸划上平线和前直线。
②袖深﹑胸围的1/10+1.3寸=4.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深线。在袖深线和前直线的交叉处往上1.2寸,为袖弯定点。
③袖肘线由袖弯定点至下平线之间的1/z处划袖肘线。
④袖根肥﹑胸围的2/10=6.4寸。由前直线往后划。
⑤袖山高半胸围的1/10= 1.6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袖中线﹐在袖根肥的1/2处由上平线划至袖深线。另外再划两条辅助线,一是把上平线分成四等份,由1/4处到袖鸾定点划斜线;一是由袖中线至袖山高划斜线。
⑦前偏袖﹑前偏袖宽1寸,由前直线与袖深线交叉处往前划。再由前偏袖宽通过袖弯定点和辅助线至袖山高划孤线,为全袖山弧线。
⑧袖口肥﹐由下平线与前直线交叉处往后量袖口尺寸的1/2。袖口起翘上、下各0.3寸。
⑨后袖缝﹑自袖深线与袖肘线1/3处起,至袖口划弧线。
小袖
⑩小袖缝﹑根据大袖的前直线往后1寸划弧线,为小袖缝。
⑾后偏袖由袖肥直线与袖山高处往前0.8寸划起,通过袖深线,至袖肘线以上的1/3处止。袖肘线以下与大袖同。
九、拉链上衣
衣长 | 20寸 | 胸围 | 33寸 |
胸宽 | 12.4寸 | 背宽 | 12.4寸 |
总颍宽 | 14寸 | 袖长 | 18寸 |
袖口 | 10寸 | 领大 | 12.5寸 |
前身
①衣长 20寸。由下平线按身长尺寸划上平线,下边留0.8寸折边份。
②袖笼 深胸围的2/10+1寸= 7.6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前领口深 领大的2/10-0.2寸=2.3寸。由上平线往下划。由止口撇进0.4寸为撇门。
④前领口宽 领大的2/10=2.5寸。由撇门往后划。在领口深的1/z处划斜线,再划弧线,为前领口弧线。
⑤胸宽 胸围的2/10-0.4寸=6.2寸。由止口线往后划胸宽直线。
⑥前肩高 半胸围的1/10+0.1寸=1.7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由胸宽直线往后0.9寸为肩宽。由肩宽至领口划斜线为小肩宽。
⑦前胸围 胸围的1/4=8.25寸。由止口往后划侧缝直线。由胸围线往上2寸设定点,由肩宽通过定点至侧缝划弧线,为袖笼弯(袖笼弯弧度距离胸围线与胸宽直线的交叉处为0.85寸)。
⑧袋口位置 由下平线往上,至衣长的1/4处为袋高。按胸宽直线往前1寸为袋口中心点。袋口大一般为4.6寸。
⑨小袋位置 按半胸宽的1/2往后0.5寸为袋口中心点。袋口大3.2寸。袋高按胸围线往上1.2寸。袋口两边上下各0.1寸为袋口斜度。
后身
①衣长 20寸。上平线按前身上平线往上0.3寸。由上平线按衣长尺寸划下平线,留0.8寸折边份。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1.3寸=7.9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后领口宽 领大的2/10-0.1寸=2.4寸。后领口翘高是后领口宽的1/4(也可定寸0.6寸),划弧线为后领口弯。
④背宽 胸围的2/10-0.4寸= 6.2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背宽直线。
⑤后肩高 半胸围的1/20+0.1寸= 0.9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后肩宽 总肩尺寸的1/2= 7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为肩宽。由肩宽至后领口翘划斜线为小肩宽。
⑦后胸围 胸围的1/4=8.25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侧缝直线。由胸围线往上2.5寸设定点,由肩宽通过定点至侧缝划弧线,为后袖笼弯。
大袖
①袖长 18寸。下边留0.8寸折边份,由下平线按袖长尺寸划上平线和前直线。
②袖深线 胸围的1/10+0.3寸=3.6寸。把袖深线分四等份,在1/a处设袖弯定点。
③袖肘线 在袖弯定点至下平线之间的1/z处划袖肘线。
④袖根肥 胸围的2/10+0.3寸=6.9寸。由前直线往后划。由上平线的'/a处至袖弯定点划斜辅助线。
⑤袖山高 半胸围的1/10=1.65寸。按后直线由上平线往下划。自上平线的1/:处至袖山商划斜辅助线。
⑥袖口 半袖口尺寸=5寸。由前直线往后,按下平线上下各0.3寸,为袖口翘。
⑦后袖缝 由后直线往后0.5寸往下划,通过后直线与袖肘线的交叉点至袖口划弧线。
⑧前偏袖 上面由袖深线与前直线交叉处往前划(划出袖根肥的1/2-0.6寸)下面由袖口往前划(划出袖口宽的1/2),把上下两点划弧线连起来,即为前偏袖。
由前偏袖缝至袖鸾定点,再通过两条辅助线至袖山高划弧线,为袖山弧线。
小袖
⑨后偏袖由袖山高往前1寸起,通过袖肘线(往前0.3寸),划弧线至袖口,为小袖的后偏袖缝。
⑩小袖缝由袖根肥的1/2往前0.9寸,至袖口的1/2划弧线,为小袖缝。由小袖缝至偏袖缝的最商点划弧线,为小袖弯。
十、长袖衬衣
衣长 | 22.2寸 | 总肩宽 | 14.5寸 |
胸围 | 34.5寸 | 袖长 | 18寸 |
胸宽 | 12.7寸 | 袖头长 | 7.8寸 |
背宽 | 14.5寸 | 领大 | 12于 |
前身
①衣长 21.2寸。由下平线往上,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减去1寸过肩)。由止口线往后0.6寸为搭门宽,下摆留0.7寸折边份。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0.15寸=6.7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胸宽 胸宽尺寸的1/2= 6.35寸。由搭门线往后划胸宽直线。
④前胸围 胸围的1/4-0.3寸=8.3寸。由搭门线往后划侧缝直线。
⑤前领口深 领大的2/10 -0.5寸=1.9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前领口宽 领大的2/10-0.3寸=2.1寸。由搭门往后0.2寸,至领口划斜辅助线,在1/2处划直角线,分为三等份,在1/3处划前领口弧线。
⑦前肩高 半胸围的1/1o=1.7寸。由上平线往下划。由胸宽直线往后0.4寸为肩宽。由肩宽至领口划斜线为小肩宽。由肩宽至侧缝划弧线,为袖笼弯。
⑧袋口位置 由胸围线往上1寸为袋口高。按半胸宽的1/2往后0.4寸为袋口中心点。
⑨袋宽 3.4寸(上下--样宽)。按中心点两边均分。
⑩袋长 4.3寸,两头往上翘0.5寸。
⑾扣眼位置 第一扣眼在领头(领子底座的头)的中心,第六扣眼由下平线往上,至衣长的1/:处,其余四眼均分。
后身
①衣长 20.2寸。下平线按前身下平线往上0.3寸。上平线按前身上平线往下0.7寸。上平线与下平线之间是后衣长(过肩除外)。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一0.85寸=6.0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后胸围 胸围的1/4+0.3寸=8.95寸。由侧缝往后划直线为后背连折线。
④背宽 背宽尺寸的1/2=7.25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背宽直线。按上平线往下0.4寸,再往前0.4寸为后肩宽。由后肩宽至侧缝划弧线为后袖笼弯。
领子和过肩的裁法见图。
①袖长 16.2寸。由下平线按袖长尺寸划上平线(减去1.8寸袖头宽)和连折线。
②袖根肥 胸围的2/10+0.3寸=7.2寸(半袖肥),分为三等份。
③袖深 半袖根肥的1/3=2.4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④袖口肥 半袖根肥的 2/3= 4.8寸。由连折线往前划。
⑤开叉位置 半袖根肥的1/3+0.3寸=2.7寸。由下平线往上划。开叉长3.6寸。
⑥袖头长 胸围的2/10+0.9寸 =7.8寸。袖头宽1.8寸。
十一、短袖衬衣
①前后身除领口外,各部位的裁法都与长袖衬衣同。领大12.5寸。
②领口宽③领口深的计算方法与长袖衬衣同。把领深分为四等份,在1/4处和搭门线之间划斜线,再划弧线,就是开关领的领口。
④由胸围线往上1.2寸为脖头长的位置。由前领口往前0.7寸划斜线,为脖头线。
⑤后身、过肩与长袖衬衣裁法相同。
⑥袖长按长袖衬衣袖长尺寸的1/2—2.5寸=6.5寸。
⑦袖口肥按长袖衬衣袖根肥的2/3+1.3寸=6.1寸。袖根肥和袖深与长袖衬衣同。
十二、皮、棉背心
(一)成品尺寸 {|
|衣长||18寸||背宽||10.8寸
|-
||胸围||30寸||总肩宽||12寸
|-
||胸宽||10.4寸
|}
前身
①衣长 18寸。由下平线往上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10+1.8寸=7.8寸。由上平线往 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腰节 衣长的1/2+2寸=11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腰节线。
④胸宽 胸围的2/10—0.3寸=5.2寸。由搭门往后划 胸宽直线。搭门宽0.6寸。
⑤前胸围 胸围的1/4=7.5寸。由搭门往后划侧缝直 线。
⑥前领口宽 半胸围的1/6—0.1寸=2.4寸。由搭门 往后划。
⑦前领口深 由胸围线往上2寸为前领口深(即第一 扣眼位置)。由领口至搭门划斜线,于斜线的1/2处往后0.2 寸划前领口弧线。
⑧前肩高 半胸围的1/10+0.1寸=1.6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⑨前肩宽 总肩尺寸的1/2—0.1寸=5.9寸。由搭门线往后划,为肩宽;由肩宽至领口宽 划斜线为小肩宽。由肩宽至侧缝划弧线为前袖笼弯。
⑩下摆宽 由侧缝直线往后0.5寸。由下平线往上0.2寸为下摆翘。 1前侧缝
由腰节线往前0.2寸为中腰线。由侧缝直线通过中腰宽至下摆划曲线,为前 侧缝。
⑾扣眼位 由下平线往上按衣长的1/6为第五扣眼,其余四眼均分。
⑿袋口位 由底边往上4寸。由胸宽直线往前0.6寸为袋口中心点。袋口大一般4.2寸。
后身
①衣长 18.3。下平线与前身同。由下平线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2.1寸=8.1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腰节;④胸围线与前身同。
⑤背缝线 由上平线往下划至底边,在上平线处撇进0.2寸,在胸围线处搬进0.2寸,腰 节和下平线处撇进0.5寸,划曲线为背缝实线。
⑥背宽 胸围的2/10—0.6寸=5.4寸。由背缝线往前划背宽直线。
⑦后领口宽 半胸围的1/6—0.2寸=2.3寸。后领口翘高0.6寸,划弧线为后领口。
⑧后肩高 半胸围1/20+0.1寸=0.8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⑨后肩宽 总肩尺寸的1/2=6寸。由背缝线往前划为肩宽,由肩宽至领口翹划斜线为小 肩宽。
⑩后胸围 胸围的1/4=7.5寸。由背缝线往前划侧缝直线。
⑾后袖笼弯 在后袖笼深的1/3处设定点,再由肩宽通过定点至后胸围划弧线,为后袖笼弯。
⑿后侧缝 按侧缝直线由上平线往下划,腰节处往后0.2寸,下摆往前0.3寸。由下平线 往上0.2寸为下摆翘。
十三、皮、棉大衣
衣长 | 34.8寸 | 总肩宽 | 15.6寸 |
胸围 | 38.5寸 | 袖长 | 19.8寸 |
胸宽 | 14寸 | 袖口 | 13寸 |
背宽 | 145寸 | 领大 | 15.5寸 |
前身
①衣长 34.8寸。下边留1.8寸折边份(皮毛长还 应多放,以免露毛),由下平线往上,按衣长尺寸划上 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1.1寸=8.8寸。由上平线 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前腰节 衣长的1/3+1.5寸=13.1寸。由上平线 往下划腰节线。
④臀围线 腰节长的1/2=6.55寸。由腰节线往下 划。
⑤搭门宽 3寸至3.2寸。在布边留出缝份划出止 口线,由止口线往后划搭门直线。
⑥胸宽 胸围的2/10—0.7寸=7寸。由搭门往后划 胸宽直线。
⑦前胸围 胸围的1/3—0.3寸=12.5寸。由搭门往 后划侧缝直线(包括腰省0.5寸)。
⑧前领口深 领大的2/10+0.1寸=3.2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⑨前领口宽 领大的2/10=3.1寸。由搭门直线往后撇进0.4寸,为撤门线。由撇门线往 后划前领宽尺寸。由领口深的1/2处至撇门划斜线,再划前领口弧线。
⑩袖笼定点 由胸围线和胸宽直线交叉处往上1.5寸设定点。
⑾前肩高 半胸围的1/10=1.9寸。由上平线往下划。由胸宽直线往后0.9寸为肩宽。由肩 宽至领口划斜线,为小肩宽。
⑿袖笼弯翘 由侧缝直线和胸围线的交叉处往上1.5寸,再往前0.1寸为袖笼弯翘。由肩 宽通过袖笼定点至袖笼弯翘划弧线,为袖笼弯。
⒀下摆宽 由侧缝直线往后2.7寸。由袖笼翘通过中腰至下摆划曲线,为侧缝实线。由下 平线往上1寸为下摆翘。
⒁袋口位置 横袋口,由腰节至臀围绫分为两等份,在1/2处为袋高。由胸宽直线往前0.5寸为袋口中心点。袋口大,一般为5.2寸。直袋口,由中心点划斜线,下口按胸宽直线往后0.2寸。袋口大,一般为6寸。
⒂扣眼位 第一扣眼由胸围线往下1.8寸,第三扣眼和臀围线对齐,第二扣眼居中。
⒃腰省 由袖笼门的1/2处往前0.4寸为中心点,至袋口斜划锥形省。省宽0.5寸。省尖在直袋口的中心。
⒄脖口线 由领口往前0.7寸,至第一扣眼划斜线。脖头宽根据式样而定。
⒅脖头宽 2.8寸。
后身
①衣长 下平线按前身下平线往上0.8寸。上平线按前身上平线往上0.3寸。上下平线之间为后衣长(34.3寸)。山上平线往下划背缝直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1.4寸=9.1寸。
③腰节线 ④臀围线与前身同。
⑤背宽 ―胸围的2/10-0.5寸= 7.2寸。由背缝线往前划背宽直线。
⑥背缝(后背由两片缝合) 由背缝直线往前,在上平线处撇诽0.2寸,中腰和下撰撇进0.6寸。后开叉长一般为10.5寸。由下平线往上划。
⑦后领口宽 领大的2/10- 0.2寸=2.9寸。由背缝往前划。
⑧后领口翘 由上平线的领口宽处往上划0.7寸(后领口宽的1/4)。
⑨后肩高 半胸围的1/20 = 0.96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⑩后肩宽 胸围的2/10+0.1寸=7.8寸(总肩尺寸的1/2),由背缝往前划。由后肩宽至后领口翘划斜线,为小肩宽。
⑾袖笼翘高 由胸圉线往上1.5寸,再往前0.4寸。后中阀宽由背宽直线往后0.5寸。
⑿下摆宽 由背宽直线往前1寸,由下平线往上翘0.2寸。再臼袖笼翘通过中腰线至下摆划曲线,为侧缝实线。
大袖
①袖长19.8寸,先留下1.2寸的偏袖。在下边放1.5寸折边份,由下平线往上按袖长尺寸划上平线和前直线。
②袖深﹐胸围的1/10+1.2寸=5.0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袖弯高1.2寸。由袖深线与前直线交叉处往上 1.2寸设定点。
④袖肘线惇在袖弯定点至下平线之间的1/z处划袖肘线。
⑤袖山高半胸围的1/10-0.1 寸= 1.8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袖根肥胸围的2/10+0.7寸=8.4寸。由前直线往后划袖肥直线。
⑦袖口肥袖口尺寸的1/2= 6.5寸。由前直线往后划。袖翘按下平线上下各0.4寸。
⑧前偏袖宽由前直线往前1.2寸至袖口,划弧线。
⑨袖中线在袖根肥的1/2处。由上平线往下划直线。再把上平线分为四等份,划袖山弧线。
⑩后袖缝把袖深线与袖肘线分为三等份,由1/3处至袖口划弧线.袖肘肥由后直线往前0.2寸。
小袖
⑾小袖缝按大袖的前直线往后1.2寸划弧线。
⑩后偏袖﹐由袖肥直线和袖山高处往前1.2寸。把袖深线至袖肘线分为三等份,由后偏袖往下划弧线至1/3处,为后袖绪。以下与大袖同。
领子根据图中的标号尺寸裁剪。
十四、风雪大衣
衣长 | 33寸 | 袖长 | 19.5寸 |
胸围 | 38.4寸 | 袖口 | 12.5寸 |
胸宽 | 14.2寸 | 领大 | 15.5寸 |
背宽 | 14.6寸 | 帽高 | 10.2寸 |
总肩宽 | 16 寸 |
前身
①衣长 33寸。下边留1.8寸折边份(皮毛长还应多放,以免露毛)。由下平线往上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 2寸= 9.7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搭门宽 由止口线往后1.2寸划搭门直线。
④前领口深 领大的2/10-0.1寸= 3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⑤撇门线 由搭门直线往后0.4寸,再往下划至胸围线。
⑥前领口宽 瞭领大的2/10-0.1寸= 3 寸。由撇门线往后划。前领口弧线的划法见图。
⑦胸宽 胸围的2/10-0.6寸=7.1寸。由搭门线往后划胸宽直线。
⑧前肩高 半胸围的1/10=1.9寸。由上平线往下划,由胸宽直线往后1寸为肩宽。由领口宽至肩宽划斜线为小肩宽。
⑨前胸围 胸围的1/4=9.6寸。由搭门线往后划侧缝直线。由肩宽至侧缝划弧线,为袖笼弯。
⑩下摆宽 由侧缝直线往后2寸。下摆翘0.6寸。
⑾大袋位置 袋高由胸围线往下6.5寸。袋口中心点由胸宽直线往前1寸。
⑿大袋口长 贴袋口一般为5.5寸。贴袋长一般为6.5寸。直袋口一般为6寸。下袋口与胸宽直线对齐,通过中心点斜划。
⒀扣眼位置 第一扣眼由领口往下0.8寸,第五扣眼由下摆往上,至衣长的4/10,其余三眼均分。
后身
①衣长 32.9寸。下平线按前身下平线往上0.4寸,上平线按前身上平线往上0.3寸。由上平线往下划直线,为背缝直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2.3寸=10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
③后领口宽 领大的2/10-0.2寸=2.9寸。由背缝直线撇进0.2寸,为背缝实线,由背缝实线往前划后领口宽。
④后领口翘高 由上平线与后领宽处往上0.7寸(后领口宽的1/4)。
⑤背宽 胸围的2/10-0.4寸=7.3寸。由背缝往前划背宽直线。
⑥后肩高 半胸围的1/20= 0.96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⑦后肩宽 胸围的2/10+0.3寸=8寸(总肩尺寸的'/s),由背缝往前划。由后领翘至肩宽划斜线为小肩宽。
⑧后胸围 胸围的1/4=9.6寸。由背缝往前划侧缝直线。由肩宽至侧缝划弧线,为后袖笼弯。
⑨下摆宽 由侧缝往前1.5寸。下摆翘由下平线往上0.2寸。
(三)袖子、帽子裁剪说明和裁剪图袖子
①袖长 19.5寸。下边留1.2寸折边份,由下平线往上,按袖长尺寸划上平线和连折线。
②袖深线 胸围的1/10= 3.84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袖肘线 在袖深线至下平线之间的1/2处划袖肘线。
④袖根肥 胸围的2/10+1寸= 8.7寸。由连折线往后量至袖根肥,把上平线分为四等份,按等份划袖山弧线。
⑤袖口 袖口尺寸的 1/2= 6.25寸。由连折线往后划。底袖缝的袖口往下翘0.2寸。
⑥大袖缝 由后袖山弧线和袖根肥1/2的交叉处,至袖的1/3划辅助线,再往前0.6寸划弧线至袖肘线,为大袖缝。
⑦小袖的后袖缝和袖口与大袖同。裁剪时上下与大袖的后袖缝对齐。小袖的后袖缝中肘处与大袖中肘处的距离为1.2寸。
帽子
①帽长 胸团的2/10+2.5寸= 10.2寸。由上:平线往下按恸长尺小划下平线。
②帽宽 领大的1/2+0.6寸=8.35寸。由前帕E往后划成方形,再分成6个方块。
③帽下口 领大的1/2+0.1寸=7.8寸。按下平线由前帽口往后量(包括0.6寸省道)。尖长由下平线往下定寸1.7寸。往.上划弧线为帽下口。
④帽省位置 由帽口下平线的1/2处往后0.3寸,为省中心点。省宽0.6寸,省长3寸,锥形省。
领子裁法见图。
十五、中式棉袄
(一)成品尺寸
衣长 | 22寸 | 袖口 | 11寸 |
胸围 | 33.6寸 | 下摆 | 9.3寸 |
袖长 | 25寸 | 领大 | 12.5寸 |
(二)裁剪说明和裁剪图
中式棉袄的裁剪有大裁和小裁两种方法。大裁后身有背缝,接袖较窄﹔小裁后身无背缝,接袖较宽。这里介绍的是大裁方法。
①折布 裁剪前先将布的长度正面向里对折成双层。前、后、中央各留0.3寸缝份,划中央线。后身下摆比前身下摆小0.8寸为撤身。上下铺平后按尺寸划粉线。各部均放0.3寸缝份,两层-一起剪下,照此片再仿裁一片。
②衣长 22寸。在下边放0.3寸缝份,划下平线,再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③胸围高 胸围的2/10+2.3寸=9.02寸。由肩连折线往下定胸围位置。
④胸围宽 前身,胸围的1/4+0.1寸=8.5寸。后身(上腰大),胸围的1/4-0.1寸=8.3寸。由后中央线往前划。中腰高定12寸。
⑤下摆宽 前身9.7寸,后身8.9寸。下摆宽可按侧缝直线往后1.2寸。下摆翘按下平线往上0.8寸。
⑥侧缝开叉 由下摆翘往上3.5寸为开叉长。
⑦袖根肥 胸围的2/10+ 1寸=7.7寸。由肩连折线往下划。先划袖根定位(由胸宽直线往前1寸)。
⑧袖长 25寸。由后中央线往前划袖长尺寸。幅宽不足袖长可另接,但接料不宜过窄,一般4.5寸以上。如原幅有余可剪掉作零料用。
⑨袖口 5.5寸(袖口尺寸的1/2)。由肩连折线往下划,下边撇进0.2寸。
⑩开领口 前领口深,领大的2/10+0.6寸=3.1寸。由肩连折线往下划。前领口宽,领大的2/10-0.5寸= 2寸。由后中央线往前划。后领口深由肩连折线往下0.4寸。也可将前后领口连起来,划3.5寸(裁剪时可按粉线放0.2寸缝份,如做滚领式,可把0.2寸折叠进去,用斜条沿领口,纽绊紧贴滚条)。
⑾领子 领子可按领大的1/2双裁。领高1.5寸,领周围放0.2~0.3寸缝份,领翘度和弧度可参看领口实线图。
女装
一、长袖衬衣
衣长 | 18.3寸 | 袖长 | 16寸 |
胸围 | 29寸 | 袖头长 | 6.7寸 |
总肩宽 | 11.8寸 | 中袖长 | 15寸 |
领大 | 11寸 | 中袖口 | 3.8寸 |
前身
①衣长 18.3寸。下边放0.7寸折边份,先划下平线(底边线),再按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1寸=6.8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贴边宽 1.8寸(也可另加贴边)。
④搭门宽 关门领0.5寸,开门领0.6寸。
⑤前领口深 领大的2/10-0.1寸=2.1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前领口宽 领大的2/10-0.1寸=2.1寸。由搭门往后划领宽线。由领深的1/2处至搭门划斜线,为前领口弧线。
⑦胸宽 胸围的2/10-0.3寸(包括0.25寸的省份)=5.5寸。由搭门往后划胸宽直线。
⑧前肩高 半胸围的1/10+0.55寸=2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⑨小肩宽 胸围的1/10+1寸=3.9寸。先划出省道0.9寸。再把省道折起来,由领口至前肩高,按小肩宽尺寸划小肩斜线。
⑽肩省位 由领口往后划出1寸,再由上平线往下划0.35寸。省大0.9寸,省长5.8寸(胸围的2/10),省尖位置在胸宽的1/2处。
⑾前胸围 胸围的1/4+0.25寸=7.5寸。由搭门线往后划侧缝直线。
⑿袋位高 衣长尺寸的1/4=4.6寸。由底边往上量。由胸宽直线往前0.5寸为袋口中心点。后袋门往上翘0.15寸。
⒀袋口大 胸围的1/10+0.8寸=3.7寸。
⒁扣眼位 第一扣眼在领深线下0.3寸,距离止口0.4寸。第五扣眼对齐袋口,其余三眼均分。
后身
①衣长 18.2寸。先划下平线,再按衣长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1.2寸=7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
③后领口宽 领大的2/10-0.1寸=2.1寸。
④后领口深 定寸0.6寸。
⑤背宽 胸围的2/10-0.3寸=5.5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背宽直线。
⑥后肩商 半胸围的1/10+0.2寸=1.65寸。
⑦后肩宽 总肩宽的1/2+0.4寸(省份)=6.3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
⑧后肩省长 一般为2.6寸至2.8寸。省大0.5寸至0.6寸。
⑨后胸围 胸围的1/4-0.25寸=7寸。由背连折线往前划侧直线。
由侧缝直线往前0.5寸为下摆宽,由下平线往上0.1寸为下摆翘。
①袖长 袖长尺寸减去1.2寸袖头宽=14.8寸。
②衲深 胸围的1/10=2.9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袖根肥 胸围的2/10=5.8寸。由袖中线往前划。
④袖下口 袖头长的1/2+1.2寸碎褶份=4.6寸。
⑤袖头长 胸围的2/10+0,9寸=6.7寸。
⑥袖头宽 定寸1.2寸。
①一般正常体型的人,可参考本图。但遇到胸部比较大的体型(胸型),前胸省份就要适当加大,在正常体型划法的基础上,省份加大0.3寸,后背(深)就应减短0.2寸,省份越大,后背越短。
②由于前胸省份加大,前身袖笼的深度也应随着变化,省份加大0.3寸,前袖笼深就应增加0.2寸。
二、短袖衬衣、中袖衬衣
衣长 | 18.3寸 | 领长 | 11寸 |
胸围 | 29寸 | 袖长 | 5.5寸 |
总肩宽 | 11.8寸 | 袖口 | 4.8寸 |
前身
①衣长 18.3寸。下边放0.7寸折边份,划下平线,再按尺寸划上平线。
②袖笼深 胸围的2/10+0.4寸=6.2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笼深线(即胸围线)。
③贴边宽 1.8寸。如止口加斜条(斜条宽0.8寸),贴边可改窄到0.8寸。
④搭门宽 定寸0.5寸,由止口往后划搭门直线。
⑤前领口深 领大的2/10-0.1寸=2.1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⑥前领口宽 领大的2/10-0.1寸=2.1寸。由搭门往后划。由领深的1/2处至搭门划斜线,再划弧线,为前领口弧线。
⑦前肩高 半胸围的1/10=1.45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⑧胸宽 胸围的2/10-0.55寸=5.25寸。由搭门往后划胸宽直线。
⑨小肩宽 胸围的1/10+1寸=3.9寸。按前肩高由领口往后划胸宽直线。
⑽前胸围 胸围的1/4+0.25寸=7.5寸。由搭门线往后划侧缝直线。
⑾横省位 一般在袖笼深线下面1.4寸。省大0.7寸,省长可按胸围的1/10+0.5寸。
其他没有说明的部位如袋位高、口袋大等等,都与长袖衬衣同。
后身 裁法与长袖衬衣同。
一般正常体型,后袖笼比前袖笼的深度多出0.。5至0.6寸。起肩后再量(即不算肩高,从袖笼深线往上量),例如,前袖笼深是4.75寸,后袖笼深就是5.35寸(比前袖笼深多0.6寸)。特殊体型可适当增减。
①袖长 5.5寸,在下边放0.6寸贴边份,也可另加袖口边。
②衲深 胸围的1/10+0.3寸=3.2寸。由上平线往下划袖深线。
③袖根肥 胸围的2/10-0.2寸=5.6寸。由前直线往后划至袖中线。
④袖口 胸围的2/10-1寸=4.8寸。(在袖中线两边各划4.8寸)。
前后身裁法与长袖衬衣、短袖衬衣相同,如果要肩省,可按长袖衬衣裁剪,如果要横省,可按短袖衬衣裁剪,袖笼大小都一样。下面只介绍袖子的裁法。
①中袖长 15寸(按所量尺寸)。
②袖深线 胸围的1/10。+ 0.3寸 =3.2寸。由上平线往下划。
③袖肘线 一般是9寸,也可按袖长尺寸的1/2往下1.5寸。
④袖根肥 胸围的2/10-0.2寸=5.6寸。先按尺寸划出袖根肥,再划前后偏袖(宽度为袖根肥的1/2)。
⑤袖口 3.8寸(按所量尺寸),也可用胸围的2/10一2寸。
==
书外注释
- ↑ 部分特殊尺寸说明:
"齐虎口":衣长至拇指虎口位置
"胯骨上1.5寸":裤长从胯骨向上量1.5寸
"膝上/膝下":以膝盖为基准的上下位置